當前位置: 資訊> 80件佳作展現“大國農機”時代宏圖 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即將亮相第25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80件佳作展現“大國農機”時代宏圖 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即將亮相第25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第二十五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將于9月19日至23日在千年古城平遙隆重啟幕。本屆大展特設“豐景?宏圖”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專區,集中展示“十四五”期間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豐碩成果,以鮮活的影像語言,生動展現“大國農機”的時代畫卷。
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與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聯合主辦,自2025年4月啟動,收到來自全國23個省(市、區)的2007幅參賽作品,參賽者涵蓋專業攝影師、農機從業人員及廣大農民朋友,作品地理跨度從東北黑土地到江南水鄉,從西北戈壁到云貴梯田,全方位展現我國農機化發展成就。
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百萬農機鬧春耕》
大賽組委會嚴格執行《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工作方案》,組織權威專家按照既定評審原則及辦法嚴格評審。為確保評審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公信力,終評環節特邀請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蘭紅光、山西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徐勁松、攝影文化與攝影美學研究學者商錫義、太原日報視覺部副主任梁琛等攝影專家,以及原天津市農委二級巡視員、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媒體分會會長胡偉,《農民日報》社經濟部主任鐘欣、《農機質量與監督》雜志主編朱禮好等行業專家,共同組成評審團,經多輪遴選,共甄選出80件優秀作品入圍第二十五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并從中最終評選出37件獲獎作品,包括一、二、三等獎共17件,以及入圍獎20件。
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終評現場,專家們對一件件作品認真評審
榮獲一等獎的作品《連夜搶收 顆粒歸倉》記錄了江蘇淮安盱眙縣三河農場連夜搶收水稻的緊張場面,展現農機應急作業能力;《夏收》則通過詩意的畫面語言,展現山西丘陵地區小麥機械化收獲場景,謳歌“藏糧于技”的現代農業理念。
一等獎作品《連夜搶收 顆粒歸倉》
一等獎作品《夏收》
此次大賽的獲獎作品通過四大維度詮釋了“十四五”以來的農機化發展成就:一是智慧農業應用。作品《空中育秧》呈現多層立體化育秧場景,《一噴三防助力豐產增收》記錄無人機植保作業,體現智能農機對現代農業的支撐作用。二是綠色農機實踐。《秸稈回收變廢為寶》展示秸稈資源化利用全過程,《農民喜耕生態田》捕捉農機作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場景,展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三是人文情懷表達。《走南闖北的夫妻麥客》記錄農機手群體的職業生活,《后繼有人》通過孩子們參觀農機展的生動畫面,傳遞農機事業薪火相傳的深意。四是裝備制造突破。《智馭天工》以特寫鏡頭展現柴油機智能制造細節,彰顯我國農機制造業自主創新成果。
獲獎作品《智馭天工》
獲獎作品《秸稈回收變廢為寶》
獲獎作品《空中育秧》
據悉,本批優秀作品在第二十五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完成首展后,將于10月26日起在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A0展區隆重展出,面向全國農機行業進行專業呈現。
作為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的承辦單位,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媒體分會與山西現代農業工程出版傳媒中心為此次活動做了充分準備與周密組織。媒體分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作品征集期間積極開展宣傳動員,有效提升了參賽作品的數量與質量。山西現代農業工程出版傳媒中心則精選優秀作品,策劃并出版了《“豐景·宏圖”——中國農機化發展影像集(2021-2025)》精美畫冊,為新時代農業現代化進程留存下一份珍貴的視覺檔案。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開篇的歷史交匯點,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不僅是對過去五年中國農業機械化輝煌成就的凝練總結,更是面向未來農業現代化新征程的深情展望。這些飽含溫度與力度的影像,既銘刻了科技進步與產業變革的堅實足跡,更傳遞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農業理念。它們不僅是時代的記錄,更是未來的預言——見證中國從農機大國邁向農機強國的堅定步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澎湃的影像力量。
第四屆全國農機攝影大賽終評專家和部分主承辦單位工作人員
- 暫無評論